开通“校长信箱”
和学生“约饭午餐”
一年半时间里,
手写回信706封,
累计达10万字
......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自开启“校长信箱”的那天起,楚才小学校长韦莉每周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来信, 一周少则十来封,多则近百封。
不同颜色的信纸,不同图案的绘画,不同内容的倾诉,承载着孩子们满满的信任与期待。她手写回信,在一字一句中为孩子们纾解学习之惑、成长之惑。
1年多来,“校长信箱”收到学生来信1600多封。她手写回信700多封,累计10万字,除去寒暑假,每周平均给学生手写回信近20封。每周五,她还从来信的学生中邀请15人共进午餐、谈心聊天。
“来信内容,有希望跟校长共进午餐的,有倾诉学习困惑的,有反映同学矛盾的,信,代表诚信、信任。”韦莉珍视这份信任,每封回信都认认真真,娟秀的小楷透出关爱和鼓励。
孩子们收信也很有仪式感。每封回信装进信封,写上收信人的班级和姓名,每周一安排“小邮差”穿上投递员马甲,背着小挎包,到各班教室,将信件送到收信人手中。
从教近30余年,先后担任教科室主任、教导处主任、副校长,韦莉始终坚守一线带班上课,但凡她接手的班,教育质量都有质的飞跃,因此分给她的班往往也是“最难搞”的。
“我的原则是‘一个都不能少’,重点关注每一个学困生。”是智力问题、学习态度问题,还是家庭教育问题?了解清楚再“对症下药”。“想让孩子听你的话,首先得让他信任你,然后你得关心他。”
担任校长后,她没有时间再带班教学。这让她很担心与学生、与育人疏远?于是她决定换个方式与孩子们保持亲近——设“校长信箱”、约“校长午餐”。
她说:“见字如面,小学生正是学习用笔写字的黄金时段,我们都以手写心,感情真挚,我想通过这种传统又温暖的方式教会孩子们为人处世的方法,也跟孩子们一起成长。”
“我希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求。这样才能更接地气地完善学校制度、健全学校文化,与各层级的育人交相辉映。”每个周末,她至少腾出半天时间,认真阅读学生来信并亲笔回信。
对来信想约“校长午餐”的孩子,她依次登记排好序,“尽量都安排上”。
看学生给校长的手写信
↓
你的求学之路上
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师长?
欢迎评论区留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