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沙排测试赛保障工作获点赞 探秘汉阳赛事服务如何实现“一流”

8月31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女子沙滩排球测试赛暨2019年全国青年U19沙滩排球锦标赛总决赛在汉阳江滩沙滩排球中心继续酣战。前天,超高颜值的沙排场馆“首秀”惊艳全场观众和参赛选手,经过两天比赛及观赛体验,场馆的赛事保障服务工作得到选手及观众的点赞。那么,背后的服务团队如何运作?各个环节如何推进协调?汉阳君探访了几个关键“处室,让我们看一看一流赛事保障背后的故事。

食品安全:高科技“探针”确保盒饭安全

吃得好不好直接影响选手和工作人员的状态,记者现场看到,场馆餐饮主要是盒饭,菜品十分丰盛,三荤两素,还有水果和饮品。“每天的餐品也不相同,由送餐公司制定菜谱,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食品安全主管蔡勇介绍说。

据介绍,测试赛期间,每天需盒饭450份左右,供所有工作人员用餐,安全问题如何保障?

“饭菜是由指定的供餐公司配送,半小时左右即可从配餐点抵达场馆,送来之后我们便随机抽查。“蔡勇告诉记者,为了高效、精确,这次测试赛中还使用了高科技测温仪这样的“黑科技”。仪器的金属探针插入盒饭,瞬间就可知道盒饭的中心温度。

“按照规定,中心温度高于60℃即为合格”,蔡主管说。除了用探针的“接触式”方法外,测温仪还可用红外方式测温。

同时,为了确保用餐安全,供餐公司和食品安全检测人员双方还会留下样品,保留48小时。

交通出行:随行助理随时沟通协调

测试赛期间,参赛队员和技术人员陆续抵达汉阳,并往返酒店和赛场参加比赛,千头万绪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8月27日至8月29日,参赛队伍及技术官员陆续抵达,“我们准备了3台大巴车和3台小车从机场、火车站将运动员和技术官员接到酒店,对照抵达时刻表,我们不定时发车,只要有需要我们第一时间调度车辆“,交通主管朱志洪说。

据介绍,每辆车上除了司机,还专门配备了一名随行助理,随时将抵达时间通知目的地工作人员。“运动员入住的酒店内,我们也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专门通知出发时间“,朱志洪表示,酒店到沙排场馆虽然只有短短20分钟的车程,但时间把控、行车安全都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除了常规路线,我们还准备了备用路线,一旦发生了拥堵或意外情况,我们会走备用路线,绝不耽误时间,另外,我们自己也配备了一辆备用小车,以防不时之需。”

医疗保障:精英力量+高科技,做好场馆“守护神”

测试赛上,不仅有大量运动员参与竞技,可能会造成伤痛,千余名观众进场观赛,也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医疗服务部门严阵以待。

针对运动场上的伤痛,此次测试赛做了充分准备,还首次在救护车上安装了高科技系统”。医疗服务主管王诚介绍:“我们每辆医疗救护车都新安装了一键寻呼上报系统,如果出现紧急情况,一按键就能立即通知医疗调度中心。“

另外,场馆还设立了3个医疗点,固定医疗点面积72平米,可以满足常规治疗需要;观众区有12平米的观众医疗点,处理观众的突发情况;赛场边还有医疗点,第一时间处理运动员比赛时出现的伤情。

据介绍,此次测试赛,汉阳区专门抽调了精兵强将。王诚说:“整支医疗保障队伍共有18人,都来自汉阳五医院,其中有6名专业医生和6名护士,涵盖赛事期间常见疾病科目,都是各自领域的骨干,此前都经过了几轮专业培训和实战演练,以应变赛场上的各种意外。”

信息技术:接入竞赛专网,无线WiFi全覆盖

测试赛期间,除了参赛者外,还有千余观众涌入,再加上媒体直播要求,对于现场通讯信号要求很高,记者现场测试发现,现场信号质量很好,场馆实现了“全覆盖”。

据了解,沙排馆周围有3个5G基站,“我们以3000人的信号服务为预估标准,场内互联网接入,无线WiFi全覆盖。”信息技术主管刘琼介绍,“另外,我们还采用了竞赛专网,网络稳定性和传输速度都极具优势。”


除了这些基础设施设备外,信息技术团队还提供计时记分、成绩处理等赛事成绩化服务,针对场馆内、外无线电,通信、网络安全等问题,有专人全方位巡逻,随时消除运行隐患,确保比赛信息畅通安全。

TOC设备间:每场准备脚本,提前1小时“备课”

赛事是否精彩,除了看运动员的身手,现场解说、音响、大屏展示、灯光控制也是关键。测试赛期间,这些工作秩序井然,极大提升了观众的观赛体验,也保证了选手在场上有更好的发挥。

“我们每天提前1小时开始沟通协调,天气、运动员状态、赛场情况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比赛开始前10分钟,各就各位,进入状态。”颁奖展示处主管段丽娟介绍。

如何让观众观赛体验达到最佳?现场解说员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每场比赛都要准备脚本,包括赛前观众服务、赛事流程、现场比赛情况解读等都要播报。”担任此次测试赛的解说员郑玉介绍,“另外,我们还要带领观众互动,例如中场小游戏,帮参赛队伍加油助威等,随时调动现场气氛,让大家感受赛事的激烈与有趣。”

志愿者:轮班上岗、专人“一条龙”服务参赛队员

据了解,此次测试赛共有281名志愿者参与服务保障,他们被分配到综合办公室、信息技术、颁奖展示、竞赛组织、观众服务、新闻宣传等九个“处室”。

志愿者们采取早晚轮班制度,早班志愿者6点起床,7点抵达场馆上岗工作,下午2点—3点交接,再由晚班志愿者一直服务到晚上10点。

赛场上,身穿橙色T恤的志愿者十分惹眼,递球、推沙,每隔几分钟都要上场一次,记者注意到,每次递球,志愿者都会用白色毛巾擦拭干净,保证球面无水无沙,以免影响运动员比赛。观众席上,志愿者只能背对赛场,现在无论多激烈,他们也坚守岗位,丝毫没有受影响。“我们的志愿者工作很辛苦,却毫无怨言。”志愿者主管刘庆璇说,“从26日开始,志愿者就抵达场馆开始培训,礼仪、赛事基础知识、保密工作等一一培训到位,就是为了让运动员和观众感受到极致贴心的志愿服务。据了解,每支比赛队伍还配备了专人志愿者,给参赛队员提供接待指引、看管衣物、沟通协调等“一条龙”服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