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安装智慧门禁,违规渣土车“进不来、出不去”

近日,记者从武汉市城管执法督察总队获悉,武汉市目前有200多个出土工地,8月底前要求全部安装“建筑垃圾管理智慧门禁系统”,不合规渣土车、黑渣土车都无法通过门禁,不能进出工地。

高清摄像头读取车牌信息,车辆信息显示在屏幕上

汉阳区部分工地已安装智慧门禁系统。7月16日下午,位于汉阳归元寺路的远洋8号地块工地,一辆渣土车因顶棚没有关好,无法出工地大门。在出口道闸,高清摄像头拍摄车牌,读取车辆信息,显示屏上面显示了车牌号,以及“车辆顶棚密闭不严”等字样。当司机把顶棚关好,出口道闸才打开让渣土车驶出。施工方中冶武勘项目负责人介绍,这套门禁系统安装以后,对于现场管理人员来,识别违规渣土车变得“轻松”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出土。

门禁系统究竟是如何识别违规渣土车的呢?目前全市渣土车实行智慧管理,车子上面装有GPS,城管通过“建筑弃土监管”软件,可以查到渣土车的信息、运行轨迹、车辆顶灯亮没亮、顶棚是否密闭、车子是否按规定路线行驶。城管要求每家运输企业必须有95%以上的渣土车上线,才能申报出土。所有合格渣土车信息都在“建筑弃土监管”APP内可以查到,通过全市联网,门禁系统可以识别这些车的信息,因此不合格的渣土车无法通过门禁。

目前,汉阳区正在出土的工地有12家,已有8家安装了智慧门禁系统。汉阳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渣土车上线率和密闭率均达到100%,基本杜绝了因车辆密闭不严造成路面污染的现象,同时有效遏制了违规运输车辆的偷运行为,让违规渣土车辆“进不去、出不来”。

“渣土车上路,必须达到车厢密闭、车身整洁、车轮洁净、设备上线、顶灯明亮和号牌清晰的标准,结合智慧门禁系统的运用,实现智慧管理渣土运输。”该负责人说。

通过互联网+北斗和大数据融合的技术,智慧门禁解决了资质内渣土车营运行为不规范和黑车查找及取证难的问题。通过采集车辆的停、行、运三个方面的数据信息,结合渣土车智能终端采集的数据以及云计算服务,配合工地、停车场安装的门禁智能系统控制终端,运用科技手段实现非户籍车辆、未上线车辆、未按线路行驶车辆、顶棚未密闭车辆在指定的电子围栏内“不准进、不准出”。

今年5月1日起,武汉施行《武汉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从建筑垃圾“消纳及利用管理”、“运输管理”、“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多方面给出了“立体化”解决办法,为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铺平了道路。

为解决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混乱、带泥上路、渣土撒落以及驾驶员野蛮开车、频繁违章的难题,《办法》从“实行许可证制度”、“规定运输企业义务”等多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

其中运输企业义务有:

1、承运建筑垃圾前核实已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证;

2、不得将承运的建筑垃圾转包或者分包;

3、运输车辆不得带泥上路污染路面;

4、不得超高、超载、超速行驶;

5、密闭运输防止泄漏、撒落或者飞扬;

6、随车携带三证(道路运输证、车辆运输合格证、车辆通行证);

7、根据规定的时间、路线和地点,运送建筑垃圾至指定的消纳场所。

为积极响应全市“立体化”严管建筑垃圾的要求,汉阳严管工地施工、渣土运输。7月15日晚,汉阳一位渣土车司机因为没有携带“建筑垃圾运输服务许可证”,受到了5600元的罚款。若是在《办法》出台之前,这张罚单的金额不会超过1000元。现在,《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也就是说,不论单位还是个人,罚款都是5000起步。

除了管好出土工地和渣土车,从而使建筑弃料得到规范处理,此外武汉还加快了建筑弃料再生材料厂建设。其中,汉阳区建筑弃料再生材料厂规划控制用地面积200亩,建设规模达到150万吨/年。经过倒排工期等系列措施,现一期控制用地面积100亩、建设规模100万吨/年,相关单位正如火如荼推进厂区建设,预计9月底建成投产。

建成投产后将发挥四大作用:

1、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消除资源浪费,为绿色经济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

2、生态修复,低碳环保,防止二次污染。

3、节约成本,固废综合利用,调高资源回收利用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

4、技术创新,推动再生行业的快速发展,打造美好城市家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