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高温炙烤,汉阳大地仿佛被罩上了一层热浪滤镜。但在街头巷尾、公园绿地,一群身着迷彩服、头戴草帽的身影却从未停歇,他们是汉阳区园林局的抗旱“特种兵”,正用汗水为城市绿植撑起一片清凉。
Part.01
全员备战,筑牢抗旱防线
高温预警拉响前,汉阳区园林局便启动抗旱应急预案,组建专业抗旱队伍并开展系统培训。围绕设备操作、苗木习性、节水技巧等内容,组织多场专题培训,确保每位队员熟练掌握洒水车调试、滴管系统布设等技能。同时,全面检修养护设备,补充水管、水泵等物资,划分责任片区,明确巡查、浇灌等任务清单,为抗旱攻坚战做好充足预备。
自7月3日高温橙色预警启动后,全局迅速进入实战状态。截至7月22日,累计出动抗旱人员超千人次,车辆419台次,浇灌车次突破1700次,设置滴管袋3000个,让249万平方米的绿地得以“解渴”舒展。
Part.02
科学抗旱,“组合拳”精准护绿
园林工人依据不同时段特点科学安排工作:清晨检查洒水设备,确保其正常“在岗”;正午阳光强烈时,为汉阳公园的牡丹等喜阴植物搭建遮阳棚;傍晚气温下降后,集中为新栽苗木浇水,保证水分充分吸收,避免高温时段浇水导致的水分流失与植物损伤。
针对不同植物特性采取对应措施:给琴台广场的樱花树、易干旱的杜鹃等挂上绿色“抗旱专用”水袋,持续补水;夜晚对树木的树干和枝叶进行浇水,为植物“降温解渴”;在鹦鹉大道、书台路、汉新大道等地,为抗旱能力较弱的植物铺设遮阳网,其中鹦鹉大道2400平方米、书台路500平方米、汉新大道700平方米,像“避暑帐篷”般为花草遮挡烈日。对于口袋公园这类小绿地,更是加大巡查督办力度,确保其水分充足。
Part.03
创新举措,升级抗旱效能
汉阳区园林局将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于抗旱工作,尤其聚焦古树名木保护。以汉阳树为重点,配合公园智慧化建设,在树冠处增设雾化设施,为15至20米的冠层降温;同时运用植保无人机,对20至28米的冠层进行叶面施肥及浇水降温。这一模式也推广到其他古树名木的养护中。此外,利用无人机巡查大面积绿地,及时发现旱情隐患,提升抗旱精准度与水资源利用率。
Part.04
多方联动,凝聚抗旱合力
汉阳区园林局积极联动各方力量,形成抗旱保绿合力。发动社区驿站服务人员、周边居民加入抗旱队伍,并通过公园大课堂开展抗旱讲座,普及护绿知识。与消防、城管、水务等部门密切合作,共享资源,增设绿栓,共同为城市绿植“解渴”,营造全民护绿的良好氛围。
如今,走在汉阳的街头,看到的不仅是葱郁的绿意,更是园林人用责任编织的“防护网”。下一步,汉阳区园林局还将联动社会公园共同发力,让更多“护绿人”加入这场战役。毕竟,在烈日与汗水的较量中,每一片舒展的绿叶,都是对他们最好的礼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