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
聚焦汉阳区知音西苑社区
将老旧小区空地打造成武汉首个
“停车场+邻里中心”社区综合体
据悉,近年来,全国各地正着力推进“一圈一策”,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社区项目清单,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的便利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武汉市是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目前正在新建59个便民生活圈,并对已有的66个生活圈进行升级和完善。
其中,汉阳区知音西苑社区将老旧空地打造成了武汉首个“停车场+邻里中心”社区综合体,提供多元化便民服务,催生消费新业态。
知音西苑建于上世纪80年代,居民3207户,6601人,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5%,因规划老旧,出行难、停车难问题最为突出。江汉二桥街道为解决这些问题,协调住更、城管、园林等部门积极支持,居民、基层党员、志愿服务队也共同参与,乘着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在小区中央广场区域建设了一个便民综合楼。
△知音西苑社区。
穿过龙阳大道,就到了知音西苑社区。车辆开进地库、人走出地库、地感系统自动开关门、车辆自动穿梭于立体停车位上……车主刘先生停好车后激动地说,“以前每次回家,找车位10分钟起步,现在有了这座楼,再也不愁下班回家没车位了。”
△知音西苑社区嵌入式智慧综合楼出入口。
刘先生口中的这座“楼”,就是汉阳首家社区嵌入式智慧综合楼——玫瑰里。停车楼为地上4层结构,设计总泊车位153个。
△知音西苑社区嵌入式智慧综合楼鸟瞰图。
车主把车开进地库,离开汽车后,只需要站在入口,在操作平台上轻触屏幕,入口大门就会自动打开,不需要到处找车位,也不需要挤“夹缝”,机械手会自动将车辆收入车库,将车辆放入空余车位。车主需要取车时,同样轻触屏幕,机械手会自动抓取车辆,通过出口大门将车辆送到车主面前。
“区别于传统人工停车方式,该车库启用‘机器人搬运系统’,完美实现了‘无感出入、无感支付、无人值守’。”该停车楼运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简单来说,就是存车时车可以自己找车位,取车如同超市存取包裹一般简单、快捷。”
“综合停车楼的投入使用不仅能缓解小区的停车问题,还将嵌入社区服务,配套生活便民场所,为居民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该停车楼运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白天车辆不多的情况下,停车场也对外开放,方便小区旁边美食街上的用餐市民。
△央视聚焦知音西苑社区“停车+邻里中心”便民模式。
今天,在汉阳区知音西苑社区的邻里中心,6月主题活动日的现场热闹非凡。不少居民正在参与中医义诊、免费理发活动等活动,居民还会在这里为当月过生日的老人们举办集体生日会,这是每个月的固定活动。
△知音西苑社区6月主题日活动。
在去年10月投入使用的邻里中心综合楼内,商户入住率已超过60%,公益图书角、幸福食堂、托育、培训、餐饮、便利店等店家门口人来人往。下一步,邻里中心还会陆续引进养老服务、中医理疗、药店等业态,并计划设立慢生活唠嗑点,为社区居民尤其是年长居民提供常态化的社交空间。
老旧小区改造,群众愁什么,那就“改”什么。汉阳区在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基础上,因地制宜联动内外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土地。打造为集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生活中心、照护中心、运动中心、文创中心、育教中心、停车中心,解决居民关心的“床位、托位、学位、车位”问题,构建小而美”的十五分钟“便民+乐活”生活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