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金”归来,向“新”而行。近日,“2024汉阳街力赛·走现场在一线”全媒体访谈节目第六站来到汉阳鹦鹉街道,汉阳融媒邀请鹦鹉街道办事处主任胡帆、武汉基金产业基地运营总监张伟涵、武汉中港华晨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益林等嘉宾,一同来到项目现场,解码千亿资本争相汇聚,汉阳滨江“金岸”华丽变身的进化之道。
3年时间,汇聚154家投资机构,近1850亿元基金,曾经的老派“码头江湖”,如今的摩登“城市家园”,基金产业,生机盎然,衔“金”鹦鹉,奋力打造继武昌中北路、汉口建设大道后武汉金融街“第三极”。
(“2024汉阳街力赛”全媒体访谈节目聚焦鹦鹉街道)
武汉基金产业基地坐落于长江之滨、鹦鹉洲头,于2021年成立,是汉阳助推武汉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引擎。历经3年多建设,从金融“小舟”成长为千亿“巨轮”,目前已累计落户企业154家,基金管理规模近1850亿元。在证券投资基金领域,全省四成的管理规模在基地。
△武汉基金产业基地,资本赋能产业升级。
作为武汉创投资源聚集地,基地积极为企业与金融活水搭建桥梁,在股权投资领域也获得市场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9月初,基地获评“金牛基金小镇”奖项,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具公信力的权威奖项之一,享有中国基金业“奥斯卡奖”的美誉。
基地运营总监张伟涵介绍,以服务私募基金为核心,基地提供基金机构注册、办公、会务、接待等一站式、全功能服务,以创投活水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长江之滨、鹦鹉洲头的武汉基金产业基地。
带动资本“投”。今年4月,湖北交投资本旗下的基金楚道肆号在汉阳区完成注册,成为落户武汉基金产业基地的第135家投资机构。交投资本是一家总规模150亿元的基金公司,预计今年落地4只基金。基地的基金机构对外投资项目118个,其中上市企业10家,随着基地建设壮大,投资话语权日益提升。
对接资源“融”。“这里更像是一块磁石,更多创新企业都知道要到这里来找资金,这具有很大的示范作用”。张伟涵表示,基地基金机构聚集,已经形成了抱团效应。无论是把基金投向期货产品,还是为优质基金注入投资,都可以在基地找到合作伙伴。
带动机构“引”。先期入驻武汉基金产业基地的顶锋投资,感受到片区的活力和前景,牵线将朋友的另一家公司招引进鹦鹉街。截至目前,杭州数澜科技、武汉彗驰新能源等近300家高新企业在基地助力下通过资本招商、股权投资招引落户武汉。
△鹦鹉街道高楼林立,招商引资吸引近300家高新企业落户武汉。
为着眼基金产业长远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承载空间,目前,通过现场实地勘察、反复研究,优化《武汉基金产业基地入驻企业升降仓管理细则》,为基地未来发展储备办公面积共计3000余平方米。此外,街域内新建5万方高档写字楼虚位以待,还有50万方的规划商业可为基地企业量身定制,为基金产业预留了广阔发展空间。
武汉基金产业基地振翅高飞,资金聚集效应带动产业集群汇聚,日臻完善的居住配套设施与其相辅相成,助推辖区新蝶变,居民幸福感稳步提升。
△鹦鹉街道的宜居生活氛围。
洲尾正街中海15号地块与武汉基金产业基地相距不到700米,今年5月,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闲置空地。在街道的协调和推动下,武汉中港华晨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社会资本参与到这个闲置地块的建设运营中。
按照合理规划方案,闲置用地上很快新建了78个停车位(含新能源充电桩16个),2个洗车房,同时配建约280平米配套用房,免费提供给鹦鹉花园社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并进行了通透式围墙建设和绿化景观提升等工作。
△洲尾正街15号地块改造前后对比。
空置地块环境卫生状况焕然一新,晴川大道景观线颜值悄然升级。更重要的是,武汉基金产业基地周边沿江岸线停车难的问题大大缓解了,给周边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这是街道近年来围绕基金产业基地积极推动人居环境迭代升级的缩影。随着“鹦鹉橘”鹦鹉小道口袋公园、“晴川记忆”花境网红花墙等一批项目接续亮相,鹦鹉巷子、拦江路、桥机路美食街区80余家人气餐厅集聚,鹦鹉街道全域魅力凸显,不负长江滨江2公里。
△鹦鹉街道擦亮汉阳滨江新名片。
░░ ░░ ░░ ░░ ░░
蕙心兰质的宜居环境
怦然心动的宜业氛围
心驰神往的未来机遇
融合了老派韵味和摩登气息的热土上
资本汇聚,产业交融
滨江金岸,鹦鹉腾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