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武汉楷模”发布,汉阳这位村党支书上榜!

近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

联合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武汉楷模”

其中,

汉阳区扶贫工作队

驻江夏区山坡街群星村党支部

第一书记张宗明

光荣上榜

早上早一点,晚上晚一点,用挤出来的时间就能多办几件村民们生活上的小事

“老李啊,你家那个棚子上的草都被吹掉了,要多加点,搞个东西压着,这样晚上猪睡在里边就不冷了。”

“老张啊,你昨天用的农具是不是放在屋外,没有拿进去归位啊”......

张宗明到贫困户陈金枝老人家了解低保发放情况

每天早上6点,张宗明便开始了群星村贫困户的晨间走访,他对村民的“唠叨”在宁静的乡村显得特别“透响”。猪舍漏风,井盖没有归位,田埂塌方了.....这些农村常见的隐患,他总是第一个发现,及时给予提醒和帮助。到了晚上,张宗明会把笔记本拿出来再翻一翻,把还没完成的工作再理一理,把第二天的晨访路线再划一划。从驻村开始,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张宗明看来,“没时间”是找借口,“不够”的时间都能想办法挤出来的。

张宗明指导村民清理沟渠,搞好农作物灌溉工作

刚驻村时,他早起晨访,经常吃闭门羹。村民对工作队的不信任让他苦恼。为此,他定下了“内帮外破”的作战思路。不争不吵,笑呵呵的埋头给村民们做实事,看到谁家里有活,二话不说上门帮忙,看到村里基础设施匮乏,想法设法筹集资金,采购太阳能路灯,按照“一年亮路、两年亮湾、三年亮村”的计划,稳步推进基础设置建设。慢慢的,他打开了村民的家门,更打开了贫困户的“心门”,村里谁家有困难,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张宗明和他的工作队。

眼睛多看一点,两腿多跑一点,用积攒起来的信任就能谋划产业扶贫上的大事

群星村是典型的以老弱病残为主的留守“空心村”。1231人中近七成是老年人,贫困户99人,其中残疾人就多达30人,另有两百多人处于边缘地带,无产业、无特色、无动力、无劳力像扎进骨髓的刺一样成了群星村穷根的代名词。

张宗明深入贫困户家中商谈产业帮扶项目事宜

扶贫不仅仅是给钱给物,更要提智扶志。2年前,身患眼疾的张仕平靠吃低保度日,在工作队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大胆创业,贷款为儿子创办了机械加工厂,还跟妻子建了小型的食用油加工厂。如今,每每提起这些,张仕平总是激动地说,没有张宗明和工作队,自己不会成为贫困户中第一个致富的人。如今,群星村全体贫困村民已经达到脱贫出列标准,吃穿不愁,三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

困难多克服一点,制度多坚持一点,用启动的“村两委”引擎助力脱贫后的致富事

张宗明把第一书记中的“书记”二字看得很重,他常说:书记是班子的领头羊,带不出一个强而有力的班子,就是书记的失职。

在汉阳区对口帮扶山坡街的21个工作队中,张宗明是第一个提出“党建+扶贫”的人,也是把提升村两委内生动力作为头等大事抓的最紧的人。以前村党支部很少召开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张宗明在担任第一书记后,立即对群星村党支部进行了手把手帮带。在参与村党支部建设中,他提出“必须落实党组织制度,必须强化党组织功能,必须发挥党员作用,必须拓宽党建引领渠道”的思路,邀请汉阳区委区直机关工委作为党建帮带单位,对抓好村支部的党建进行规范和指导。同时,他还联系了汉阳区几家区属企业,到群星村过联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现场观摩会、产品推介会等形式,集智攻关破解脱贫难题,为群星村的养殖业逐步打造出“电商云平台+实体销售”的村企采购链条。如今,党建引领扶贫的模式已然成为群星村的特色品牌在全区推广。

【编辑:蔡婉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