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民意直达,深根工程这样走深走实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7月12日,武汉广播电视台《长江视点》栏目聚焦汉阳全面实施“深根工程”,向更深处扎根,向最末端发力,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点击观看视频)


今年4月初,中共汉阳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汉阳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深根工程”实施方案》,大力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沉社区,亮明身份,服务居民。在小区楼栋、红色驿站设立人大代表“民情民意联系点”,开展政协委员进社区行动,全面实施“深根工程”。

图片
01 民情民意一键直达

龙阳街陶家岭社区陶馨阁小区地处汉阳王家湾片区,是汉阳区的一处还建房小区,大部分楼栋建成约有十年时间。今年4月初汉阳区人大常委会选派人大代表方紫微在陶馨阁建立了“民情民意联系点”,并在小区公示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居民可以添加方紫微微信,问题诉求一键直达。
图片
图片
“深根工程”实施前,人大代表通过选区代表工作室收集民情民意,在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坐诊”,选民有事找代表受到时空限制,渴望“全时段”“在身边”找到代表。
图片
“深根行动”实施后,通过建设“民情民意联系点”,打通代表服务选民“最后100米”,代表亮身份,践承诺,居民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也有利于代表更高效地履职。


图片


汉阳区人大常委会致力于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施创新举措建设人大代表“民情民意联系点”,为落实汉阳区委党建引领推进“深根工程”要求,245名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在460个选区点位挂牌亮码,搜集社情民意。


图片
02 亮码下沉全覆盖

五福里社区居民小琴今年40岁,八旬的外婆拖着的病躯靠她照顾,自己还有一个小孩正在上小学,三个人居住在外公生前留下的单位宿舍里。社区对小琴一家格外照顾,但社区力量有限,无法解决难点问题。今年4月份区政协委员何剑锋下沉五福里,在社区亮码搜集问题线索,社区负责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小琴。
图片


小琴扫码添加政协委员何剑锋的微信,反映了自家用电安全隐患的问题。何剑锋在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来到小琴家了解相关情况。


图片


政协委员亮码下沉挂点社区,贴近一线、服务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盼于民广集社情民意,有利于政协委员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


图片


政协汉阳区委员会实施“深根工程”,打造“政协委员进基层,知音圆桌在一线”基层协商品牌,组织215名政协委员下沉社区,联系企业,全覆盖,全亮码。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图片




图片
03 民调植根最末梢


为了做强家门口民事调解服务,汉阳区持续擦亮“枫桥经验的汉阳实践”品牌,建强五级人民调解组织,把民调组织植根于基层最末梢。今年4月底开始,五里墩街道在全街推行使用政务微信替代普通微信,73个网格负责人与居民一对一加为好友,“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围绕“小事不出小区,服务不打烊”的理念,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



截至6月22日,五里墩街道龙江庭苑A区红色驿站利用日常网格巡查,积极宣传,网格长的政务微信已累计添加小区978户1268人,通过“网格长直通车”,打造便民服务“微网格”,为居民提供“家门口”+“指尖”的便捷服务,居民办事更容易,生活更便利。


图片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下一步汉阳区将对各街道、各部门在推进落实“深根工程”中形成的成熟经验和典型做法进行总结梳理,形成工作机制,从组织深根、队伍深根、阵地深根、服务深根,推动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组织体系末梢“根系”不断延伸,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