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一街一品”街域经济新格局,助力汉阳文旅产业发展,人大晴川街道工委从晴川地区资源禀赋出发,联合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推出一系列具有浓郁汉阳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以“小文创”传播“大文化”。近日,在一场文创工作交流座谈会上,人大晴川街道工委向辖区各旅游景区负责人展示了“量身定制”的文创产品,解决了景区文创产品的“缺位”问题。

晴川地区文创工作交流座谈会
据悉,晴川街道坐拥“楚天第一名楼”的晴川阁、“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古琴台、“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龟山,是当之无愧的汉阳历史文脉腹地。在旅游旺季,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曾希望购买到相关的文创纪念品。不过,因为文创产品设计周期较长,同时自身资源有限,单个景区没能及时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高品质文创产品,这也成为许多参观者的一大遗憾。

相关文创产品展示
对此,人大晴川街道工委高度重视,主动联系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定制开发一批具备汉阳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绘有龟山电视台的明信片、印有(晴川阁)铁门关古城楼的扇子、Q版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陶瓷/泥塑镇纸等20余种精美的文创产品开始投入生产。在区人大代表推动下,这些“文创好物”在6月9日举办的晴川街道公益集市上纷纷亮相,居民可以使用志愿服务活动积分兑换文创产品,此举深受居民欢迎。

晴川街道公益集市
“人大代表就是要为地区发展建言献策!”人大晴川街道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年的首场十六届区人大代表履职座谈会,汉阳区人大代表提出15条建议,内容涉及古琴台场馆利用率提升、龟山脚下停车点位扩容、月湖片区交通优化等,覆盖晴川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面对辖区各景区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汉阳区人大代表耐心倾听,用心跟进,诚心回应,把旅游景区关心的问题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建设文旅融合示范街区贡献人大力量。
(作者: 敖楚昀 梁思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