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区举行科技创新暨数字经济大会
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万滋仁,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王振旭,武汉市经济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明文龙,中国地质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勇胜,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自才,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助理沈革武,区委书记徐丽,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万磊出席。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黄江波主持。区政府副区长黄翀致辞并作汉阳区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工作主题报告。
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研发机构,截止2021年底,汉阳共有各类企业研发平台31个,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4个,省级研发平台11个,2个院士专家项目落地汉阳。
“两院四中心”之一的武汉理工大学汉阳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与在汉高校合作共建“两院四中心”(智慧交通(城市)研究院、汉阳工业研究院,新能源汽车服务研究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数字经济研究中心)。2021年全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33项,排名全市第4,中心城区第3。
未来,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体系,汉阳将重点支持推进华中科技大学与中铁大桥局集团联合申报的数字建造与工程安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推进省交投、阿里集团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组建“未来城实验室”、湖北工业大学和黄金口都市工业园建设“工业设计研究院”;重点支持金牛海外研发中心、百威亚太地区研发中心运行发展。
布点汉阳创新地图,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动态培育库,截止2021年底,全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孵化器1个;高新技术企业206户,在库培育企业77户。
未来,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构建“科技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梯次培育体系。力争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30家以上,净增高新技术企业31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
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截止2021年底,全区建成5G基站1095个,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华中首个“星火·链网”骨干节点建成上线;广州超算长江分中心、自然资源湖北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社会化应用节点落地汉阳。
探索数字经济细分赛道,引进云天励飞、泽塔云、安恒信息、纸贵科技、易米景等一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星云海等6家公司的7个场景入选武汉市首批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发布清单;大桥局桥梁工程建造数字化项目获批国家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泽塔云公司
科技引领数字治理,汉阳区成为全省三个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试点城区之一、全市社区智慧治理工作平台唯一试点城区。
未来,聚焦汉阳“1+6”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在工程设计建造、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网络安全、大健康等领域,推进院士专家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广泛应用。以“新汉阳造”为引领,建设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路桥设计之都”世界领先地位。以“龙阳湖健康谷”为中心,依托健民集团和九州通集团技术人才优势,在中医药研究和医药物联方面拓展科技应用。
不断拓展招才引智平台,成立全市首家区级人才集团,建设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知音云上创投大赛”等系列赛事和“健博会·龙阳湖论健”等系列活动。建设武汉基金产业基地,引入基金公司44家,管理基金总规模超1100亿,有效为科创企业发展导入资金支持。深入推进信用培植工程,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和“金融志愿者进社区”活动,落地全省首个“再担园区贷”产品。
未来,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汉阳加快建设创新街区、创新社区、创新楼宇,积极引导现有孵化载体提档升级。全力推进龙阳湖健康谷内稳外拓,瞄准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高品质打造“四新路桥工程设计建造产业示范园区”、“建筑新材料产业园”、“什湖数字产业园”、“莲花湖动漫创意产业园”建设。加快千兆光网覆盖普及,推进5G技术规模部署,实现 5G 信号全覆盖。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及保护,加强科技诚信管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