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合法权益 做职工的贴心“娘家人”

“请问是汉阳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吗?我是一名大学生,公司拖欠我兼职工资,您们能帮帮我吗?”近日,汉阳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64岁的调解员刘刚接到大学生小柳(化姓)的求助电话。

原来,今年刚考上某大学研究生的小柳在武汉某公司找了一份暑期兼职。本该签订实习协议,她却在公司安排下签订了一份正式用工合同。工作满一个月后,小柳提前向该公司提出辞职申请并要求结算工资,却被公司告知“按照劳动合同法需要提前三十日提交辞职书面通知”,并拒付工资。无奈之下,小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汉阳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电话。得知小柳因特殊原因无法现场参加调解,刘钢主动添加其微信,一边了解事情经过,一边指导小柳固定相关证据。

掌握充分证据后,刘钢主动电话联系某公司负责人并亮明身份。“小柳这种情况是不是本应该和贵单位签订实习协议或三方协议?”“小柳是不是在贵单位认真勤恳工作一个月?”“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小柳是不是应得当月工资?”一连串提问有理有据。在刘刚的耐心沟通下,一起大学生兼职追索劳动报酬的纠纷成功化解。

刘钢曾担任汉阳区琴断口街党工委委员、工会常务副主席,2019年退休后被汉阳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返聘,成为一名专职调解员。“矛盾纠纷调解最重要的就是换位思考。”这是刘刚在长期的调解实践中总结的工作“心法”,30余年基层工作经历使他处理各种棘手纠纷案件“攻无不克”。

“从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我们收获的是成就感和荣誉感。”同为调解员的周大鑫表示,在调解中心,每天接触的各类劳动争议纠纷少则4、5起,多则10余起,甚至有时一天需处理30余起,中午没时间午休、晚上加班到8、9点是家常便饭。

“工会就是要担起职工‘娘家人’的崇高使命,大力探索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旗帜鲜明的为职工站台撑腰,努力为广大职工群体办实事,解难事。”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做好职工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既是“工会调解+司法确认”多元调解体系的要求,更是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据了解,2021年汉阳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全年办结调解案件66件,调解成功53件,调成金额109.0670万元,其中办理自立调解案件37件,调成37件;办理区人民法院委派案件29件,调成16件。2022年以来,汉阳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累计接待来电来访166人次,办结自立调解案件11件,调成11件;办理区人民法院委派案件18件,调成7件。

(作者:李晓军,敖楚昀,黄金伟)



(作者:李晓军敖楚昀黄金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