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有力度 “善治”有温度

在汉阳区建桥街道,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每天戴月披星驻守巡查在大街小巷和楼宇院落,满怀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不厌其烦地与企业、商户讲法讲理,细致沟通,以案释法,化解矛盾纠纷,纾解民忧民困。他们就是建桥街综合执法中心的执法队员。

建桥街东临长江、地处汉阳闹市中心。辖区经济以金融、旅游、医疗、商贸为主,是一条具有老区旧城特色的街道,也是在建工地、征收区域与老旧社区相互交织、管理复杂的街道。如何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提高执法效能?这成为每一个执法队员都在思考的问题。

听取意见,服务群众

执法者要深入群众,听取群众意见,服务群众,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跟进点和落脚点。执法的琴健要随着群众的需求跳动,奏出社会和谐的乐章。

“祈茂大叔”是建桥街综合执法中心执法一队的一名执法队员,从事城市管理服务工作近三十余年。近期,位于鹦鹉大道与拦江路交汇处的汉阳城二期云顶小区进行了交付使用,商住一体的高楼林立在主干道上,每天在路段巡查时他总凝视着临街商铺徘徊不前,沉思如何做好这处新楼盘的户外广告招牌设置规划和指引。

“祈茂大叔”了解到有多家银行拟在此处设立营业窗口,同时有口腔医院、酒店及便民服务商户,经营业态丰富。同时商户们对招牌的设置各执已见,都希望自家的招牌能做得大,有气派有反响。“祈茂大叔”积极与该小区物业管理负责人联系,多次往返于物业与商户之间,将摸排出的情况主动反馈给上级职能部门寻求指导与监管。

兼顾法理情,柔性执法

执法者要有服务意识,要勤、要沉,同时在执法之时兼顾法理情,既坚定原则、底线,又要做到人性化、柔性执法。

1月13日上午,由区城管局、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云顶物业及沿街商户共同参与的“广告招牌现场会”顺利召开。商户们对执法部门事前介入指导的工作方式非常认可,针对商户提出“招牌设置在门眉上方空调外机出风口处”、“招牌装得高更显眼”等等想法,建桥街综合执法中心联合区城管局现场办公,就商铺结构、招牌悬挂的内容、尺寸、位置,以及相邻住户的权益与商户们一一沟通。商户们从不懂、不理解到知晓、体谅,明白了设置规范的招牌是每名商户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全方位提升执法能力,牢记执法为民的宗旨,才能化解民困、民忧、民怨,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祈茂大叔”表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能治”、“善治”。

(作者:李晓军 伍平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