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正生辉,夕阳别样红。在汉阳区澜菲溪岸社区,有一群老年人退而不休,奉献不止,自发成立志愿服务队,继续发挥余热,投身到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
澜菲溪岸社区老关新城小区志愿服务队队长李凤娇,今年63岁,是一名老党员。早先在江堤渔场任妇联主任兼出纳,后任江堤街幸福院院长,丰富的工作经历使得她极具执行力和凝聚力。防疫期间,李凤娇时常和社区网格员一起工作到晚上。在社区核酸检测现场,不管是信息登记、秩序维护还是疏导群众,总能看到李凤娇忙碌的身影。
“工作让我有活力!虽然退休了,但是我还是想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李凤娇笑着说,现在跟年轻人一样跑上跑下,忙里忙外,每天上午为20多家中高风险的居民入户测量体温,还要安排10人分上午和下午分别在5个小区出入口测量体温。
“她是我们志愿服务队的灵魂,现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了。”提前李凤娇,唐木兰赞不绝口。今年67岁的唐木兰是老关新城小区志愿服务队副队长,也是一名老党员,因为双肾有结石,之前总待在家里不愿出门。李凤娇成为志愿者后,总喊她结伴同行,一来二去,两人都成为了小区志愿服务队的骨干成员。因为身体原因,唐木兰就坚持在社区活动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社区登记居民办事信息,打扫活动室的卫生。连社区儿童活动区域的1000多个泡泡球,唐木兰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一个一个的擦拭消毒清洗。
“哪里缺人啊?我去顶。”这是老关新城小区志愿服务队的骨干成员,68岁的老党员洪构文的一句口头禅。他是老关新城的楼栋长,对自己楼栋的五类人群非常清楚。问起哪一户什么情况,洪构文都是“一口清”。在清洁家园的活动中,洪构文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一丝不苟,甚至趴在地上用铲子铲,用抹布擦,把楼道清扫的干干净净。
老关新城小区志愿服务队由李凤娇发起成立,最初只是针对老年群体,发动退休人员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队伍从成立之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78人,从最初只吸收老年人加入,到现在发展成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社区居民都可参与的志愿服务团队。队伍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19岁。
据了解,老关新城小区是一个城中村改造后建成的还建小区,目前有1800多户住户,小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61位,独居、空巢、重症等情况的老人占到占小区总人口7%。小区特需帮扶老人基数大,困难多,服务要求迫切。
“他们是小区独居老人的‘十分钟管家’。”澜菲溪岸社区党委书记张晶这样评价这支志愿服务队。张晶告诉记者,要实现对老年人群体的精准帮扶,必须把小区志愿者纳入到帮扶工作体系中来。社区充分利用志愿服务队力量,针对小区内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提供十分钟内应急上门服务,对老人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而降低高龄老人的居家生活风险,让老人“独居不孤独,高龄不高险”。
(作者:李晓军 张晶)
请输入验证码